查看原文
其他

小城镇规划中的“理性乡愁”——以湖北奓山街为例│2015年度CAUPD业务交流会专递

2016-04-15 项目组 规划中国

  本文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规划研究所高捷高级规划师在“2015年度CAUPD业务交流会”上做的报告,感谢作者悉心整理&授权发布。感谢会议主办单位总工室等部门提供的资源支持!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和大家交流的机会。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小城镇规划中的‘理性乡愁’——以湖北奓山街为例”。


大家都知道“乡愁”这个词这段时间特别流行,尤其是当这么一个带着浪漫主义色彩的词汇出现在我们的中央文件里之后,它就成为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或者是大众媒体中的一个热门议题,也成为地产开发、金融投资等领域一个流行的概念。但是我们必须对这个词的流行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个词虽说存在已久,但它在我们的“现代性”语境里有着特殊的含义。在全球化与大众文化盛行的背景下,“乡愁”一词唤起大家心理的共鸣,是现代人区别和定义自己的努力,而在当下急剧转型的社会里讨论“乡愁”,意味更为深远,它不仅仅是我们对现有的“现代性的反思”,更重要的是它本身也是现代性的一部分。因为“如果不知道我们在哪里,也很难知道往哪走”。那么,对于一个快速城镇化的地区,规划对“乡愁”的理性思考和探索,对这个地区长远和科学的发展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1、基本概况

奓(zhā)山街是武汉市的一个街道,位于市区西南部,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隔路相望。在武汉市的总体规划中,街道有三分之一的面积属于都市发展区,还有三分之二的地区划为农业和生态区。可以说,这是一个兼顾城-乡两者功能的典型地区。另外,在2011年,武汉提出“工业强市”的发展目标,并按照这个目标制定了 “工业倍增计划”。根据这个计划,武汉市又在原有都市发展区范围内进一步规划了“1+6工业新城”,并统一划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所以按照武汉市的要求,一方面用地指标、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都向城市空间增长边界集中,另一方面,工业园区每年新增的范围、规模和经济指标也都成为考核各区政府和乡镇的一项重要内容。奓山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在短短的几年内得到急速地发展,或者是说有些“非理性”的发展。




2012年镇区人口仅11.9万人,但是原规划中镇区2020年要达到20-25万人。镇区用地规模要从2012年的9.6平方公里迅速增长到46.76平方公里。此外,为了能顺利推进“工业倍增”计划,奓山开展了大规模的“撤村并湾”行动。按照这个做法,全街道43个村,涉及拆迁合并的行政村37个。其中,工业倍增园区范围内的25个行政村,共177个自然村超过3.7万人,被统一安排集中居住在镇区5处新建的社区内。




让原有的村民搬进这样“现代化”的居住区,在当地领导者的眼里不失为一种“进步”。因为这样不仅极大转变了城镇景观风貌,也让百姓的居住品质得到了提升。从带电梯的高层住宅到带小院的底层别墅,村民们居住的选择变得和城里人一样,这显然对村民是最好的安排。但是,这种“让农民上楼”的做法在学界却饱受诟病。很多学者和专家甚至一看到类似这样的社区规划方案,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他们认为这样的居住类型根本不符合一般认识中对“农民”的生活方式,住进这样的高层住宅也不能适应务农的生产需求。不过,除了当地政府官员的认识和专家学者们的感性判断,当地村民们会是怎样的态度和观点呢?





2、调查与分析:当地居民的观点与意愿

我们先对已搬进新社区的村民进行了调查与走访。结果发现,这些住进新社区的村民对自己的居住状况的满意度非常高。这是因为这些村毗邻武汉市区,村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很早就已经发生了转变,撤并前的非农就业比例都非常高。另外,调研中还发现,在现有的撤并和安置工作中,由于各村集体与政府合作模式的不同,村民所享有的后续收益虽有高有低,但总体上村民的年收入也不错,大家满意度也较高。然后,我们对街道全域范围内的所有村庄又进行了一个详细的调查。简单来说,调查内容涉及奓山街村庄的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意愿两个部分。结果发现,基本上奓山的村庄与我们一般概念里的农耕为主的村庄有着很大的不同。并且,村民调查的结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首先,全街道北、中、南三大分区的特征特别明显。比如,在街道北部的村庄,村民对原来撤村并湾的态度就非常抵触,他们因为特色产业基础较好,对现状生活满意度较高,所以并不乐意搬进镇区集中居住;相反,街道南部村庄的村民却反应很积极,他们表现出对住进“电梯房”的向往,甚至在调研时,还有村民直接说,你们一定要把我们的房子拆了,让我们住进镇里的楼房;而在镇区周边的村庄享受城镇和农村双重“优惠”表现出犹豫不决,或者是一半同意一半“不好说”这样的态度。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样空间分区特征的原因,我们又对每个村庄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总的来说,村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潜力、集体经济状况等等现状与村民居住意愿倾向基本吻合。并且,除了政府极力推行的工业园区建设之外,奓山的农业发展其实也有着不错的前景和可以提升的空间。




奓山所属的江汉平原虽说不缺水景,但有山有水却实属难得。我们也对奓山山水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的地区也进行了识别,发现在已有的村集体自发形成的特色农业基地或者是一些特色村庄,也正好有一些处于景观价值较高的地区。这些理性的分析和结论为我们后续的规划工作奠定了一个基础。




3、规划中的探索

我们先在镇域层面对村庄进行了一个梳理。这包括对原有的村镇体系进行了大幅调整。一是按照省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的要求,对村庄分类中的“保留型”的内涵进行了深化和拓展,与原规划相比,增加了一定数量的保留型村庄。而保留的这些村庄名单都是基于前期分析和意愿调查提出来的。在完成省市编制导则中“规定性”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基于规划管理的村庄发展分类”方法,这当中对原来“城镇空间增长边界”范围内的村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按照原来的规划思路,凡是属于这个边界范围内的村庄都要进行撤并,村民将集中搬进新的居住社区。但是,按照调研发现,有一些村庄虽然是在这个范围内,但也是应当,或者是有条件进行保留改造的。真正涉及到要搬迁到镇区进行居住的村庄,只有那些位于生态敏感区或者是洪水淹没区的村庄才明确提出作为一个“搬迁型”的村庄。其中,对保留型的村庄也进行了细分,包括鼓励发展、特色保护和控制发展三种类型,这些又与后续的规划政策密切相关。



对于镇区(街道)层面,我们对城乡空间进行了优化。在水务分院的帮助下,我们对原规划方案,规划理想方案以及调整方案三者“碳源碳汇”的比较。希望在满足地方政府考核目标的前提下,通过不同的空间布局模式,形成一个“碳排放”最低的生态城区。




我们针对三大分区如何体现空间特色,也从规划角度提出体现和保留“乡愁”引导策略。比如,在奓北地区以“再现故土场景”为重点,现有的村庄规模结合规划适度扩张,村庄建设参照地域现有的风格和历史景观,对新建建设的引导和延续,让北部地区突出风貌的整体性。在奓南地区则强调“保留本地文脉”。规划要求结合现代农业园和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以保留的几个传统村落为依托,突出农耕生活的体验和想象中的礼俗社会。在镇区和工业园区为主的奓中地区,我们希望在新一轮的建设当中能够保留当地“文化基因”,有意识地采用象征主义和文化符号体现本土建筑风格,并通过路网结构的优化和用地调整,能够实现“望得见真山,看得见真水”的空间特色。




我们还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村庄进行了规划设计。这三个村庄分别位于北部、中部和南部,类型上有鼓励发展型,也有特色保护型。在这个层面的设计中,我们针对建设内容也做了更为深入的村民调查。




第一个是靠近镇区的一致村,在原规划中,这个村因为处于新修建的城市主干道旁,被划为拆迁型村庄。但是在村民意愿调查中,我们发现村民对拆迁搬进“镇里高楼”持保留态度。而且现实情况是,一致村的拆迁难度非常大。因此,规划将一致村调整为保留型村庄,并且在村庄规划中又明确了较为详细的保留策略和改造措施。在今年春节前,我们对这个村庄又进行了回访。当地政府按照我们编制的村庄规划,在过去一年里启动了三件事。一是将一致村污水处理接入了城市市政管道;二是对村庄环境进行了整治,保留一些必要的绿化和路面的修复,包括对原来破坏的山体进行逐步的修复;三是在我们村民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一些示范农户,对现有农房进行改造和整治。他们希望未来这个村庄能够成为城镇的一个功能组成部分,成为城里居民可以游憩休闲的一个去处,这点也得到村里绝大部分村民的认同。





还有一个示范村是奓山南部的友爱村,这是一个人口不多、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村庄。友爱村不仅盛产一种当地特有的莲藕,而且山水景观资源极好。并且与奓山南部其他村庄不太一样,友爱村的居民更愿意居住在原地。对于这个村子的做法,我们主要是结合现状分析,选取了五个可以政府投入,进行改造的节点,比如,将已被废弃的小学改造成游客中心。




最后一个示范村叫老世陈村,这个村花卉苗木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这个地区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现状结合地形建设的红瓦房与山水景观也相得益彰。对于这个村,我们更多地是对林地和农田的引导和整合。




我们将奓山的规划工作分为镇域、镇区和村庄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涉及的内容不只用地和空间,还包括经济产业、社会人口、生态环境,以及美丽乡村等综合性内容。最后这些规划的重点内容汇集成一个明确的项目库,作为当地政府工作的一个抓手。




4、结语

最后谈一下我对这个题目的简单认识。这里为什么要说“理性乡愁”这个词。因为在我看来“乡愁”这个词既不应当是个空谈,更不仅仅是一个文体。既不是地方领导基于政绩考核,而简单粗暴地提出“工业理性”的城市建设方针,也不是外来人员未经过深入了解和调查就对地方提出的批判性和非建设性的意见。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基层的现状,包括村民的意愿、文化的特征、自然景观的特色等等,要识别代表当地“乡愁”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另外,我们发现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街道,当地居民的意愿都不同,了解这些意愿之间的差异性也非常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规划方法也应该是多样的,不能一概而论。总的来说,我们现有的认识还非常粗浅,还很不成熟,还仅仅是停留在对物质空间上的一些保留和保护。如果让“乡愁”实现文化认同,进而达到价值传播的目标。我们还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



谢谢!




作者简介



高捷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规划与设计研究所 高级城市规划师



高捷,1978年生,同济大学硕士毕业,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近年参与并获奖的项目包括:《北川县“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8-2020)》获2010年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长株潭城镇群区域规划(2008-2020年)》获2010年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获2009年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此外负责或参与项目主要有《西昌安宁河谷区域规划》、《平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额济纳旗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湖北省“四化同步”示范乡镇试点:武汉奓山镇村规划》等等。负责与参与的课题研究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民生下的灾区民居建设与安置示范项目》、建设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内陆农业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发达地区“强镇扩权”改革中的难点与重点》等。






CAUPD2015年度业务交流会视频已上传至http://www.china-up.com/video.php,欢迎浏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